好心為何沒好報 29 Jul 2005
 
不少管理人都抱怨,自己平時樂於助人,可惜被幫助過的人,往往不單止不知恩圖報,有時甚至以怨報德,這到底是甚麼原因?為甚麼好心常常會沒好報?
文#洪興立 :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學系高級講師

 

 不少管理人都抱怨,自己平時樂於助人,可惜被幫助過的人,往往不單止不知恩圖報,有時甚至以怨報德,這到底是甚麼原因?為甚麼好心常常會沒好報?


中國古老的傳統思想,早就有「施恩莫望報」的說法,指出切莫以為自己幫助了人,就可以在對方的身上得到回報。現代管理學對於「好心沒好報」這現象,亦有精闢的看法和解釋。

 

四種助人心態

現代管理學認為,管理人願意幫助別人,往往是抱著以下四種不同的心態。亦是這幾種心態,令管理人往往無法得到所期望的回報,變成「好心沒好報」:

( 1 ) 純粹以一片好心幫人
幫助別人,純粹是基於一片好心的情況實在不多。在現代資本社會中,萬事以利益為本。除了少數有心人士之外,大部分管理人都只願意獻出一些小恩小惠,大前提是要是「舉手之勞」,並不涉及重大利益。不過以平常心來看,管理人若只施一點小恩小惠,怎能期望別人有認真的回報呢?

( 2 ) 純粹以自己方法幫人
管理人幫助別人的時候,往往是完全基於自己的方法,甚少考慮對方的實質需要。這種本末倒置的助人形式,常常不得其法,有時甚至愈幫愈忙。表面上已經接受幫忙的人,其實尚未能解決難題,自然毫無受惠的感覺,將來亦無回報的動機。

( 3 ) 幫人同時期望對方會回報
根據「社會交易理論」 ( Social Exchange Theory ),人與人之間的交往,可被視為一種社會交易的過程。人們會評估在交易中,自己是否可以獲得預期的回報,才再考慮是否繼續保持交往。這套理論認為,在人與人的交往中,大家都會衡量自己在過程中,獲得的回報是否大於付出的代價。

當管理人「施恩」的時候,往往會期望得到若干的回報。但當管理人要求對方以回報方式來幫忙的同時,對方亦會考慮管理人會否能夠再次回報,更會評估以前所接受的幫助,是否大於這次的報恩。在完全以回報作為考慮的基礎下,對方若覺得管理人回報的機會不大,往往就會想盡辦法,以各種藉口迴避出手幫忙。

( 4 ) 為顯示自己實力而幫人
不少管理人幫助別人的時候,其實主要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,在自己面上貼金。其實這炫耀式的助人形式,本身已是一種變相的回報。至於受恩的對方,雖然有實質的收益,或許可以因此度過難關。可惜在受恩的過程,覺得低聲下氣,還要聆聽對方可能發表的一番訓話,心中很難吞下這口氣。一旦時移世易,過去的積怨尚未消除,對方若要求幫助,自己自然要再三考慮。

應提供額外的滿足及承諾
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易,需要「超乎公平」( supernormal ) 的交往。這就是說,管理人若希望建立良好而持久的人際網絡,必須先要令別人在與他交往的過程中,除了有合理的商業回報外,還最好能提供額外的滿足及承諾,關係才可以持續。

基於「超乎公平」的原則,管理人在施恩的時候,除了要減少考慮對方回報的機會外,更要避免令對方有受侮辱的感覺,令整個幫忙的過程中,雙方都能保存面子。在策略性的施恩手法下,管理人才能有合乎情理的安排,令自己將來在有需要的情況下,更容易找到曾經交往的人來伸出援手。

文章轉載自 招職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